
中美关系史(修订本 套装1-3册)
本书集中对中美关系中影响较大、特点较鲜明、内涵较丰富的1911—2000年的时期,分三卷,即1911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及1972年尼克松访华至2000年中美"入世"谈判作了精辟的分析。通...
本书集中对中美关系中影响较大、特点较鲜明、内涵较丰富的1911—2000年的时期,分三卷,即1911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及1972年尼克松访华至2000年中美"入世"谈判作了精辟的分析。通...
在这部著作中,列宁总结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历史经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同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在批判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同时,着重批判了共产主义内部的“左”倾思潮。它是一部研究马克思主义战略和策略的名著...
《日本可以说不》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盛田昭夫和石原慎太郎鼓吹日本应在经济和外交等领域提高自主地位,尤其是要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并利用尖端技术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积极争取政治大国地位。书中还建议日本停止向美国供应高精度导弹所必需的大规模集成电...
本书作者以一个观察者去研究和看待美国社会,主要探讨美国社会的政治和社会管理过程,书中具体描绘和事实纪录多于抽象推理,主要是用事实的美国对想象中的美国。
内容简介 地缘政治三部曲系列:《即将到来的地缘战争 》+《欧洲新燃点:一触即发的地缘战争与危机 》+《弗里德曼说,下一个一百年地缘大冲突》 《即将到来的地缘战争 》 : 崛起的中国和印度,何以格外推崇马汉的海权论?“辽宁号”航母的诞生是否意...
《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的俄罗斯道路:苏联体制的终结和新俄罗斯》是《来自上层的革命》的修订本和增补本。内容涵盖了从1917年苏联政治体制的确立,到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并走向资本主义,再到21世纪初俄罗斯社会、经济和政治发...
《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伟大成果,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规律;根据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
本书主要考察中央地方关系在当代中国的变迁过程及其与城镇化和社会发展方面的联系。在大量经验调查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书指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财政包干制和九十年代的分税制是理解中央地方关系变迁的关键要素。财政包干制为地方政府“大办企业”和快速...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本书阐述了在中国改革过程中,尤其是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后的难点和“卡脖子”问题。
沙尔夫斯坦认为,如果把马基雅维利主义与具体的政治生活相分离,政治学和伦理学理论不仅会失去对于人类事务的适用性,其理论本身与现实政治的关联度也会遭人质疑;同时,马基雅维利主义,即为达政治目的而摒弃道德顾虑的非道德性,则必然会赋予政治生活中的欺...